您的位置: 首页 >家园共育>健康沙龙>详细内容

健康沙龙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必读!

来源:太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6-16 10:35:0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5-6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利于病毒传播,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段,3-10岁儿童是易感人群。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起病急,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3℃-39℃之间),少数患儿体温可超过38.5℃时,可能出现惊厥,部分患儿体温可高达39℃以上,持续2-4天。

2.口腔疱疹、溃疡: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孩子常因口腔疼痛出现流口水、拒食、哭闹等表现。

3.其他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腹泻一般为稀便,次数不多。

三、疱疹性咽峡炎是如何传播的?

1.粪-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餐具、衣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病毒经口腔进入人体。如孩子玩完被污染的玩具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易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孩子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在教室、游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风险更高。

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儿的疱疹液,或间接接触被疱疹液污染的物品,都可能感染病毒。例如,健康孩子接触了被患儿疱疹液污染的毛巾后,再接触自己的口腔、眼睛等部位,就可能被传染。

四、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后。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加强环境消毒: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等定期清洗消毒;教室、寝室等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商场、超市、游乐园等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

3.增强孩子免疫力: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牛奶、鸡蛋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