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园共育>家园在线>详细内容

家园在线

幼小衔接系列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7-13 07:19:29 浏览次数: 【字体:
幼小衔接系列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请它的债务。”真正进入了小学之后,一个月左右老师就能发现孩子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开。老师们口中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的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各方面成绩下降。
第一、做事专注的习惯
在一年级新生中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尤其突出,有的孩子坐不住,总是东扭西晃,有的总爱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更多的孩子表现为:手里总有东西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他们都会玩得津津有味。有时,老师把他的铅笔、橡皮没收了,桌面上没有了东西,他就用两只手在一起扣着玩。通常这些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别人用2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拖拉两个小时也做不完,在学校一边玩学习用品一边写字,在家里一边吃东西一边写字,这是很让老师和家长们头疼的。因为平时他们做什么事都是慢慢来,一点也没有紧张感。假如不及时纠正速度慢的问题,学习成绩就会与同学越拉越远。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训练,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某件事情,事先让他做好准备,一旦开始,就不能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如果孩子提早圆满完成任务,我们要告诉他省下来的时间你可以自由安排,让他感到珍惜时间的快乐。比如:看课外书。给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般约20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什么都不做,就是规规矩矩地看书。再比如:听故事。培养孩子专注听的能力。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固定一个时间,听故事。让孩子自己听,家长在一旁不说话,听完后,可以向孩子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来检测一下孩子有没有认真听,听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这对上小学40分钟听课,非常有帮助。
第二、 独立思考的习惯
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卡在母亲的手里,什么时间干什么,学什么,都是经过细细推敲,精打细算的,遇到问题一律妈妈来解决,时间长了,孩子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最可怕的。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孩子学习有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进入小学以后,做事做题就更要注意独立思考了。在家里孩子一遇到不会做的难题,就会请教家长。建议家长不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答案,而是要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有的孩子经过思考,做出了题目答案。这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并告诉孩子下次遇到难题时,自己可以先动一动脑筋,这样啊,就会越来越聪明。有的孩子经过暂时的思考,可能还是没有头绪。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地提醒,孩子收到小小的提示,就会进行顺向思维思考。慢慢地,孩子就有了思考的方法,就会开始独立思考了。(大4班 陈心玙妈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