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海泛舟>详细内容

书海泛舟

许星玥10月读书笔记:《怎样评价幼儿才有效》读后感

来源:太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3-10-31 16:08:1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认真阅读了《怎样评价幼儿才有效》一书,经过认真阅读、摘抄笔记,使我受益匪浅,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书中围绕"幼儿发展与学习的评价和指导”展开论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向"幼儿发展与学习评价"的做有准备教师的理论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描述"幼儿发展与学习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并带领教师亲身经历评价流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延伸"幼儿发展与学习评价"至课外形成合力并共促幼儿发展。

书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和具体化的理念、做法和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以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启发。

一、要明确和细化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指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明确和具体的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指标是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标”和“发动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在关键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如,书中多次强调幼儿的大肌肉发展、小肌肉发展、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思维、语言发展等领域,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要在五大领域中进行)。而这个评价指标是对预期目标的“再梳理”“再回归”和“再强调”。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迫切地需要明确和具体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指标。

二、将具体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标转化成教育教学的系统场景。教育教学的系统场景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指标是幼儿被预期了解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教师应该参考的标准),指标要转化到教学场景中既要考虑实际的教育教学系统的真场景、真水平和真需求,也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有将指标作为教育教学场景的总目标以及每一个活动环节的分目标,我们老师才能真正成为“有准备的教师”,也能为幼儿的以后的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重视真情境中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真评价。所谓真情境就是每日常规、区域、户外、课程活动、儿童会议以及合作性小组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真评价,就是用幼儿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标幼儿应有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将收集到的有关幼儿特定行为、概念、技能的评价信息(老师对幼儿的认真观察和描述)对标书中提供的幼儿发展指标,在收集和总结的数据与教育教学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从而帮助我们老师有效识别并进一步指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识别与回应),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使用评价信息,来指导平时的区域、户外、课程等活动。

四、重视指向预期成果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性决定了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移步换景步步高"的过程(从大肌肉发展、小肌肉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到个人向社会发展体现的是横向拓展)。过程性评价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过程(从大肌肉发展中的走、跑、跳、蹦、踢、投再到接物体现的是某一领域中的纵向深入)。过程性评价还是"保证质量共发展"的过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不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蜻蜓点水",更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在指向预期成果的真情境(关键领域)、真过程的评价中实现真发展和真提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本书中的部分观点和教育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且客观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深化对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并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将具体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标转化成教育和教学的系统场景、进一步重视真情境中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真评价、进一步重视指向预期成果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总之,《怎样评价幼儿才有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此书中感悟到的心得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