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海泛舟>详细内容

书海泛舟

陶莉1月读书笔记:图式背后的秘密

来源:太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1-10 10:54:52 浏览次数: 【字体:

与书为伴,清净恬演:以书为友,不见忧愁。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依然要常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习惯。第一次接触“图式”这个词,让我深感疑惑。经过阅读我了解到图式的概念: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是一种经常的习惯模式。

     这本书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师充分认识幼儿,认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幼儿的学习方式具有指导作用。阅读此书,让我深刻的了解图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观察和识别幼儿当前表现出的图式;制定适宜的计划以支持图式的发展;采用幼儿偏爱的学习方 式:支持和挑战幼儿的思维。

关于孩子的行为,也曾让我们感到困惑:孩子乐此不疲地扔东西,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反复地躲藏或者把石子反复扔进瓶子里等等,读完这本书我豁然开朗:婴幼儿的这些重复性游戏行为看似无聊,实际上展现了他们正在发展的图式,体现了他们的思维水平。《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式》国文并茂地闸述了婴幼儿最常出现的八种游戏图式,运用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如何观察游戏图式,进而提供资源、活动以促进婴幼儿的思维和发展。

第六章讲到“图式群”:当观察到婴幼儿在他们的游戏和探索活动中表现出不只一种图式时,这些图式通常披称为图式群。对图式群的发展和协调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师、学习环境、社会文化、互动。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案例:孩子在用颜料绘画时,画着画着开始用颜料涂抹自己的手和手指,我们会是什么反应?很多时候可能会说:“你怎么把颜料涂的到处都是,快点去洗手吧。”可是书中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它说需要一位能够提供一系列其他的可以用来涂手的材料的老师,丰富刺激的环境有助于图式的出现。只是孩子在探索之后,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整理材料,清洁桌面、自己等等。“游戏中的孩子,他们发现世界的方式与科学家探索新现象和验证新想法的方式相同。孩子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头脑中形成的新 想法,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简单且科学的探究活动将类似的探索过程应用到物体和事件上。

    当我们遇到时应该寻求一下路径开展观察:

        1.发现幼儿的兴趣和图式一记下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信息,注意描述幼儿的非语言交流,记录他们的相关话语,思考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到底出现了哪些图式?这些图式组合成了怎样的一个图式群?

        2.识别幼儿的发展阶段一一观察完成后自我反问,对于孩子的发展,哪些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新出现的或者是与以往不同的?理解和重视婴幼儿的学习发展,尊重幼儿的独特差异。

        3.确定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一以幼儿的己有经验为基础,扩展他们的思维。计划动态的、富有挑战性的和互动性的游戏,以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思缝。

        4.为所有领城的学习和不一定每天都会出现的经历制定计划——后面的计划和提供的资源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

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图式也各不相同。幼儿不断的尝试着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并通过游戏、探索和重复图式行为,将现有的知识、理解和经验融入新的情境中,幼儿基于已知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错误、做出决定和选择,这种来自亲身实践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幼儿的游戏不足随机或随意的发生,其实是有方法、有系统、有逻辑地在与他人、材料及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感知和运动收集他人的信息,从内心去尊重和支持幼儿与生佩来的玩要能力。教育的出发点,不是觉得幼儿不能做什么才要帮助,而是知道当下幼儿能做什么、在做什么、去给予支持,相信幼儿的能,作为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支持幼儿探索和游戏的环境,从而确保幼儿的图式游戏得到关注、审视和时间上的保证,进而解读幼儿行为,关注幼儿需求,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