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1月读书笔记:探寻幼儿成长密码 —— 读《从儿童出发》有感
拿起《从儿童出发》这本书,起初是被书名吸引,它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幼儿内心世界与学习成长奥秘的大门。阅读过后,内心满是触动与收获,宛如在教育的迷雾中寻得一盏明灯。
书中强调的从儿童出发,绝非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贯穿于幼儿教育每一处细微环节的核心理念。在观察幼儿学习这一方面,它教会我放下成人预设的框架,真正蹲下身、静下心,去捕捉孩子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好奇、探索与尝试。以往在幼儿园活动中,我可能更关注活动流程是否按部就班完成,却容易忽视角落里那个正对着一片树叶发呆、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孩子。如今我明白,那专注的神情背后,是孩子独特的学习契机,一片树叶或许就是他探索自然纹理、感知季节更替的起点。
说到评价,传统模式常以标准化的成果去衡量幼儿,而书中倡导的是以成长轨迹、个体差异为基石的动态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成长时区”,有的孩子语言发展迅速,能绘声绘色讲故事;有的孩子空间感知超强,积木搭建创意无限。我们不能用单一标尺判定他们的优劣,而是应记录下他们点滴进步,分析每个阶段的困难与突破,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而非打击自信的工具。
关于计划,更是要基于对儿童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客观精准的评价。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 “教学蓝图”,而是师生共建的学习旅程规划。当了解到孩子们对昆虫兴趣浓厚,那么围绕昆虫展开的绘本阅读、户外探索、手工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便应运而生,让学习从儿童兴趣的土壤中自然生长,教师则是保驾护航、适时引导的同行者。
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往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又似一位智慧导师,指引我重新校准教育的方向。它让我深刻领悟到,只有紧紧扎根于儿童视角,我们的教育努力才能化作滋养幼苗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助力每一个孩子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开启精彩的人生序章。我愿带着这份感悟,在幼儿教育之路坚定且温柔地走下去,不断书写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美好篇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