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君2月读书笔记:打破认知,重塑图画书理解
一、语句摘录
1. 一本好的图画书,文字与图画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它们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
2. 当我们阅读图画书时,要学会观察画面的细节,色彩的运用、构图的方式,这些元素都在默默诉说着故事。
二、读后感
身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图画书是我与孩子们亲密接触的重要伙伴。但在阅读《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之前,我对图画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色彩斑斓的画面与简单易懂的文字组合,以为那只是哄孩子的读物。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图画书奇妙世界的大门,才惊觉图画书远非我想象的那般简单。
这本书的作者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阅读经验,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图画书知识体系。从图画书的历史发展脉络,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图画书的风格特点,再到图画书的艺术表现形式、叙事技巧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导览,引领着读者穿梭于图画书的历史长河与多元文化之间。这为我在挑选适合幼儿的图画书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让我明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画书能为孩子们带来多元的认知体验。
书中对经典图画书的解读尤为精彩。通过对《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等众多耳熟能详作品的剖析,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图画书里隐藏在画面和文字背后的深意。原来,图画书的画面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诠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在幼儿园的故事时间里,当我给孩子们讲《大卫不可以》时,大卫那一系列调皮捣蛋的行为通过夸张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妈妈那句 “大卫,不可以” 的文字反复出现,与画面配合,生动地刻画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探索欲与家长的约束之间的矛盾。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听故事时,眼睛紧紧盯着画面,被大卫的行为逗得哈哈大笑,同时也能从妈妈的回应中感受到爱与规则。这种文字与画面的交织,不仅让孩子们能深切感受到亲子之间复杂而深厚的情感,也给我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涵方面带来了深刻启示。
阅读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以往对图画书的教学运用。过去,我常常只是简单地把图画书当作讲故事的工具,没有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现在我意识到,许多优秀的图画书,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着关于爱、勇气、善良、责任等永恒的主题,这些主题同样能触动成年人的心灵。图画书是一种跨越年龄界限的艺术形式,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画书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
此外,这本书还为我提供了全新的阅读视角和方法。以往给孩子们读图画书,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个大概,现在我学会了去观察画面的细节,留意色彩的运用、构图的方式,思考这些元素如何为故事的讲述服务。我将这些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在讲《好饿的毛毛虫》时,引导孩子们观察毛毛虫在不同阶段身体的变化以及画面背景的色彩转变,孩子们的参与度大大提高,阅读兴趣也愈发浓厚。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幼儿阅读图画书的乐趣和收获。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书籍。它不仅让我重新认识和欣赏图画书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让我意识到在幼儿园教育中,图画书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它就像一位引路人,引导着我和孩子们去挖掘图画书世界里无尽的宝藏,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还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将把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为孩子们营造更优质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在图画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用户登录